您好,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! 投稿QQ: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:251300042 商务合作:028-85273695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| 一线传真 | 社会与法 | 最新法规 | 领导访谈 | 理论调研 | 公安 | 法院 | 检察 | 教育 | 卫生 | 国土
最新资讯 | 大案要案 | 案例评析 | 深度追踪 | 专题展示 | 司法 | 监狱 | 交警 | 税务 | 水电 | 乡镇     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一线传真
 
“低碳社区”如何建?《中国首部农村“低碳社区”遂宁方案》在遂宁安居发布
时间:2022-11-02 11:24:28  来源:

  10月30日,记者从遂宁市安居区获悉,当前由安居区与农业农村部沼科所联合制定的《中国首部农村“低碳社区”遂宁方案》已编制完成并对外发布。作为首个农村“低碳社区”方案,剖析了安居区海龙村“低碳社区”建设经验做法。

  “今年4月,农业农村部沼科所联合安居区,以沼气做引子,突出‘低碳共富’理念,在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启动打造‘低碳社区’。”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刈介绍,经过实地调研测算,海龙村村域每年碳排放2384.1吨二氧化碳当量,村里的林地和农田土壤等每年能固碳1120吨左右,年净碳排放量为1264.1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
  每年1200多吨的碳减排缺口,海龙村怎样实现“低碳社区”减排目标?海龙村从实际出发,依托现有资源,以“一核·三生”为理念,集成绿色低碳技术、形成绿色低碳文化体系。其中,“一核”指“可再生能源替代”,即完善现有沼气生产单元,建设高效的沼气生产、处置、供应体系。“三生”主要在农村生态领域、农业生产领域、农村生活领域着力,做好减排。主要做法包括,建设环湖生态隔离带,加强林盘防病防火等措施提升林业碳汇;优化施肥方案,推进沼渣沼液还田,促进旱地农田土壤固碳;减少秸秆直接碳排放强度;强化沼气技术利用,减少来自粪便发酵的甲烷排放强度;建设农村生活污水、垃圾的处理体系、管理体系,减少污水垃圾无序管理的碳排放等。

  “通过以上措施,海龙村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二氧化碳当量,实现区域内‘近零碳’生态。”刘刈说。

  “‘沼’气蓬勃,‘碳’索未来。”安居区委主要负责人说,上世纪70年代,为了解决人多地少,缺柴少煤的实际情况,海龙村的老一辈人敢闯敢干,实现全村沼气化,不仅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,更让村子因发展沼气而全国闻名。如今,沼气再次复兴,海龙村是安居区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探索地,其打造四川首个“低碳社区”的试验,就是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农村地区低碳排放技术标准,做实、擦亮、立稳“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”的金字招牌。

  汲取安居区“低碳社区”建设和沼气发展经验,农业农村部沼科所启动了中国首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《农村沼气工程》编制工作。(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安居区委宣传部供图)

 
四川法治研究网:版权所有
投稿QQ: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:251300042 商务合作:028-85273695
部分转载于网络,信息作为参考。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