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! 投稿QQ: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:251300042 商务合作:028-85273695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| 一线传真 | 社会与法 | 最新法规 | 领导访谈 | 理论调研 | 公安 | 法院 | 检察 | 教育 | 卫生 | 国土
最新资讯 | 大案要案 | 案例评析 | 深度追踪 | 专题展示 | 司法 | 监狱 | 交警 | 税务 | 水电 | 乡镇     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一线传真
 
登南充清晖阁遐思
时间:2024-04-25 21:33:47  来源:

  在嘉陵江生态长廊,过“南充渡”前行透过绿树红花忽见清晖阁,嵯峨云天,美仑美焕。拾级而上凭栏可见:清晖阁左揽“白塔晨钟”,上溯“鱼跃龙门”,俯察“连洲古谶”,晨迎“朱凤朝阳”;右攀“青居烟树”,巡游“天下曲流”,遥听“曲水晴波”;回顾“万卷层楼”,神畅“栖乐灵池”,夕聆“西山暮鼓”。其正面碧水镜幻,波光微澜,时而鸥鹭起降,泛起涟漪的“神仙渡”,乃是当年张三丰寻仙求道的神话水域,清晖阁地界其历史人文,承载了绸都的主要名胜佳话。其建筑艺术正面是唐宋风格,背面(水塘面)为明代风格,顶部为蒙古族风格,匠心独运,仪态万千。

  登清晖阁览胜自然会慨叹江山易改,沧桑萦怀,情随景寄,祈福永葆生民:繁衍生息,国泰君安,人民康乐。

  北宋《太平环宇记》中记果州风物:清晖阁“在南充县,下瞰大江,其境清绝”。依据南充《建置沿革》:北宋果州(南充郡)南充县治在今南充市顺庆区清泉坝五里店。凭清晖阁“下瞰大江,其境清绝”可以明白清晖阁当建在今“龙王井”北上的果州南充古城江边,在清泉坝边缘处的高崖以上江岸,楼阁下阡陌田园,嘉水环绕,才有“下瞰大江,其境清绝”之叹。若顺江南下对岸是白塔的现顺庆市井,当时则应是滩涂汀泊,丘峦荒野,依稀村落。

  古代唐宋时期南充有两座楼阁名闻天下:一是离南充城(今五里店)八里的唐代果山的万卷楼,“栉比鳞次,高切星汉,人文荟萃,与天文际。私家之藏,几逾秘监;贮书之丰,逾甲天下,虽孔氏之壁,天阁之楼,不是过也。”(唐宪宗时期果州刺史,后任宰相韦贯之《万卷楼记》)

  一是北宋年间在果州南充城(今五里店)市井江岸上的清晖阁。宋代南充的清晖阁因其楼阁地势高,农耕社会,空气纯净,绝无污染,晴天登阁几乎一穷千里目,可以眺望得很远:右可顾看西山山脉的果山、金泉山中的万卷层楼等羽宫仙馆,遥看青居山,巡看朱风山等都是有汉唐以来禅院古刹、蕊宫真宇若隐若现。而鹤鸣山的唐代仙鹤楼,宋代的白塔禅林隐约钟声悠扬;再睃巡左睐,可视见清泉山、龙门峡山水民居;平视嘉陵江东岸,可见田园丛林中的香积寺,极目翠峰叠障中隐约的灵泉寺等禅院道观,云绕翠黛,山脉连绵;下瞰澄江如练,欣见鱼跃鹭翔,江岸麂鹿食苹,江涛纹波拍岸,蒹葭怪石爬龟,洞穴伏卧啼鲵,旻空盘旋金鹰,拂面惠风舒柔,仿佛让人胁生两翼,有飘渺置身幻境之感。而转踱清晖阁曲径雕栏,梯进环顾,腑察南充城廓,街衢市井繁荣,吏廉民富康乐,机杼声闻阎闾,红尘气浮茧味,街巷讴歌互答,坊楼彩练飘逸,百工人丁敬业,行者礼揖彬彬......

  《太平环宇记》始作于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。这表明清晖阁建成的时间当在此之前。南宋王象之编成于宋理宗绍定年间(1228一1233年)的《舆地纪胜》和祝穆编成于宋理宗嘉熙年间(1237一1240年)的《方與胜览》都引用“下瞰大江,其境清绝”此语。至民国十八年(1929)《新修南充县志》就没有记清晖阁了。清晖阁是南充宋代观景名楼,宋代仕人风尚“俗重登临”,清晖是山水代称。宋.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国初尚《文选》当时文人专意此书,故草必称王孙,梅必称驿使,月必称望舒,山水必称清晖。”

  清晖阁是因南宋仕大夫怀古赋诗,注入了谯周史实而添加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价值。

  近年顺庆文史专家“发现了明代正德年间,任顺庆知府的皇甫録所写《下碑纪谈》。其中记有南宋初年,署名后溪翁的官员所题写的诗《清晖阁怀古》。人们这才知道,在千里嘉陵江畔的这座千年古城顺庆,曾经有过一座享誉千年的清晖阁。

  清晖阁怀古诗

  吾闻南充今县治,蜀汉谯侯之故宅。平冈南向突以隆,大江东趋枕其北。谯侯幼孤嗜典籍,腹有群书身八尺。益州从事职劝学,太子家令重经术。主逸上书以规谏,民劳着论托仇国。潜窥天象识兴废,宁免史官评得失。侯兮没齿有可言,不受魏晋之嚼秩。其孙曰秀冠鹿皮,世乱躬耕谢征辟。我来缅想前贤风,皓首卧家余九十。客至但诵清晖阁,受此川光与山色。山如城郭十里长,川渺烟波寸岑碧。观星之台尚遗址,栋宇摧颓急如茸。

  丙子十月廿九日后溪翁赋

  时任南充县主簿跋尾云:“恭承宫使制置显学侍郎刘公先生来登清晖阁。翌日辱公佳制。”此丙子年即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(1156)。”这是现今发现记述南充清晖阁人文价值的珍稀史料。

  南充古代有两座文化、史学、思想高峰:一是撰写《三国志》的陈寿;一是蜀汉贤臣、蜀中孔子谯周。南宋高宗朝尚书右丞相吕好问,曾为南充果山万卷楼对面宝台山上的揽秀亭撰文:“思史窦之遗风,吊谯陈之旧迹,想程谢之仙踪,慕张阎之英躅。”这“吊谯陈之旧迹”指的是仕大夫们来南充凭吊谯周和陈寿。

  谯周是古代四川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数术家。谯周的弟子中人杰颇多,陈寿著《三国志》,李密上《陈情表》,罗宪为晋冠军将军,文立任晋大中正等都闪耀史册。

  谯周的史学思想至今乃是学术界的探秘高峰。其《仇国论》、《定法训》、《古史考》等至今争鸣可圈可点。他的《三巴记》、《益州志》、《巴蜀异物志》等被后世视为完备方志的雏形,这些文献典籍虽然大都荡然无存,但在隋唐典籍著录中仍有记载。谯周的学术贡献,使他成为《方志百科全书-方志人物》中的一号“种子选手”而翘楚方志人物界位居鼻祖。谯周的史学思想造就了千古后学仁人志士,其著《异物志》《益州志》《三巴记》《古史考》《谯子法训》《论语注》《五经然否论》《后汉记》《蜀本记》等一百多种,谯周经史兼综,求实求真,仁心恤民,为世名儒,热心教育,为蜀晋两朝造就了一大批经史人才和国士名将。

  今天,当我们徜徉在神仙渡,登临清晖阁,再游“下瞰大江,其境清绝”之仙阁,畅游十景苑,扬意抒情,遐思怀古,应为桑梓有谯周,陈寿这两座文化思想高峰而感到骄傲,进而激发传承薪火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践行!

  登清晖阁可揽山水清绝,纳宇宙真炁;登清晖阁更可吐纳古今圣哲之人文精气。神怡气爽,遐思飞绪,岂不快哉?岂不美哉!( 兰加兴文)

 
四川法治研究网:版权所有
投稿QQ: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:251300042 商务合作:028-85273695
部分转载于网络,信息作为参考。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