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汛减灾,责任如山。近日,遂宁射洪出现连续强降雨,各部门闻“汛”而动,抓好水上交通安全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各项防汛减灾工作,全力筑牢安全度汛防线。
随着强降雨天气的持续,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加。射洪市沱牌镇龙泉村六组一村民屋后堡坎因大雨发生垮塌,村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

“我们立即安排属地政府对隐患点水系进行梳理,并安置好警戒标志,做好监测预警。”射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黄海棠接到沱牌镇的反映后,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对隐患点进行处置,同时根据实际,同步向上级争取资金对隐患点进行排危除险,确保群众安全万无一失。
记者了解到,射洪有被列为县级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34处,其中滑坡10处、崩塌24处,威胁居民及在校师生1555人。在34处隐患点中,18处较危险和紧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国债项目已于4月开工建设,预计10月底前全面完成施工。
除隐患整治销号外,该部门还持续加强组织领导,加强会商研判,加大宣传培训力度,全面排查隐患,联动各级各部门共同建立“市、镇、村、组、户”五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,确保实现“点点有人管、处处有人抓”,全面提升群测群防能力。
作为射洪市最大的采砂船舶集中停泊区,瞿河镇乌木桩船舶集中停泊区共停泊采砂船85艘。汛情当前,该区域船舶安全问题面临极大挑战。为此,射洪交通运输执法及地方海事部门人员采取不间断巡查督导的方式,严格落实隐患排查,全力确保船舶安全度汛。

“按照应急预案,挖掘机已到位,大家再清点和检查一下应急钢缆、抛投器、救生衣、应急发电机等防汛物资……”近日,射洪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对停泊区防汛物资,以及停泊区责任人姓名、联络方式、应急救援电话等再一次进行了逐项检查。
“我们有12名船员值守,针对每一次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,我们都会逐一整改。”瞿河镇乌木桩船舶集中停泊区安全员谢光彦表示。

记者了解到,射洪市共有6处船舶集中停泊区,共停靠船舶163艘。这些集中停泊区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命名、统一编号,并设置公示牌,明确关键信息;所有船舶实行“一船一策”,明确护船值班船员、应急联系人等,并编制成方案,需用时可查。

“6处船舶集中停泊区均建立了应急响应预案和属地区长检查记录、平台公司区长检查记录、平台公司巡查人员检查记录、船舶业主检查记录、值守人员记录、船舶移泊登记,形成了‘一套制度+一船一策+六本台账’的安全管理模式。”射洪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前,停泊区“双区长”均落实到位,属地区长由乡镇科级干部担任,业主区长由区县国有平台公司干部担任,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管理机制建立,可根本上遏制“跑船”事件发生,筑牢水上安全屏障。